重要备课资料,点击下面链接可读——
2.部分重要资料
(5)初中数学名师课例第一辑
@中国青年:要“破圈”,
最可贵的是做到这四点
——在爱研会“成长有约”活动中的发言
5月20日晚上参加爱心与教育研究会“成长有约”特别活动,观看了中央电视台《开讲啦》特别策划“@中国青年”,聆听了董宇辉、俞天秀、朱赟德三位“破圈”青年的精彩故事,深受启发和鼓舞,觉得中国青年要想“破圈”,最可贵的是做到下面四点。
一、贵在信念。
董宇辉在由“教书”到“带货”的身份转变中,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,人生也走到了低谷,但他没有放弃,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信念的力量。
他做高三教师的时候经常激励学生:在逆境中要看到希望。现在自己也身处逆境,如果做了逃兵,学生会怎么看?他将会成为一个笑柄。一个教师,为人师表是他永远不变的标签,他不能被学生看扁。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,他留了下来,而且走向了成功。
同样,朱赟德的信念是推广农业科技,俞天秀的信念是建设“数字敦煌”,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,他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,都能勇敢地去面对,最终战胜了困难,赢得了光明。
作为一名教师,我也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困境,说实话,虽然现在我有条件躺平,但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,也不是我心目中的样子,李镇西老师的那句“让周围的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,我要成为那样的人。
我每天花很多时间打理公众号,搜集一些经典课例和重要资料,这些几乎都是应朋友之邀搜集整理的,能帮到老师们,我觉得内心很充实。
自今年三月份开始,我组建了“教育写作共进营”,与老师们一起阅读、写作,尽可能多地为大家提供帮助,我觉得这样的生活,丰盈了我的人生。
或许,这就是我的信念。
二、贵在扎根。
在节目中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。当朱赟德与观众互动,让大家猜一猜“长的短的哪个是根”的时候,一位北大医学院的学生很果断地说“长的是根”,并且说出了得出这个判断的理由。朱赟德补充道:扎好了根,才能有秧苗的茁壮成长。
是的,三位嘉宾都是因为“扎好了根”,把自己“钉”在了所从事的工作上,把工作当成了事业,才拥有了今日的成就。
当前的中国,就业压力大,工作起来压力更大,做一件事情,如果不能踏踏实实扎下根来,而是朝三暮四,这山看着那山高,便只能如到处挖坑找井的漫画中人那样,挖一辈子坑,也挖不出一眼井。
我说“贵在扎根”,并不是否定那些“跳槽”的人。“跳槽”也是一种人生选择,而且通过“跳槽”找到更适合于自己发展的位置,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乃是智者所为。但如果只知道反反复复“跳槽”而不注重“扎根”,或者以这些理由为借口而否定“扎根”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
三、贵在积累。
常言道:集腋成裘,聚沙成塔,日拱一卒无有尽,功不唐捐终入海。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;没有必要的铺垫,没有扎实的基础,是不可能做出什么骄人成就的。
董宇辉的案例非常经典。他说自己在带货的时候经常漫无边际“夸夸其谈”,因此经常得到公司的惩罚——每天都写检讨书。但是正是这样的“夸夸其谈”,得到了众多粉丝的认可,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。其实他哪里是什么“夸夸其谈”?他是将自己擅长的各学科知识,用非常生活化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,他这是集腋成裘,是厚积薄发。
四、贵在坚持。
不经一翻彻骨寒,怎得梅花扑鼻香?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,就是能够坚持。
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俞敏洪“坚持”的文章《俞敏洪是怎样成功逆袭的?——坚持就是胜利》,发表在《教书育人·校长参考》上。俞敏洪说:“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,只要有一个勇敢者去坚持做,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。”“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要太大,认准了一件事情,投入兴趣与热情坚持去做,你就会成功。”
无疑,三位嘉宾的“成功秘诀”之中,都有“坚持”的力量——董宇辉,身处低谷,逆水行舟;朱赟德,扎根农村,不离不弃;俞天秀,发出了“做不完这项工作不退休”的豪言壮语。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,无论条件多么艰苦,环境多么恶劣,都投入精力坚持去做,最后所拥有的将不仅仅是自己的成功,还有送给他人的“光明”。
贵在信念,贵在扎根,贵在积累,贵在坚持——自勉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特别推荐魏智渊老师最新力作
《高手教师》
重要备课资料,点击下面链接可读——
2.部分重要资料
(5)初中数学名师课例第一辑